武汉新车主警惕:新车异味如“毒瘴”,祛味防毒妙法来袭
武汉的新车主们,相信不少人都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新车到手已半月有余,可那股怪异的味道却始终挥之不去,还与内饰皮革的胶味相互交织。尤其是车辆停放一夜后,第二天一打开车门,刺鼻的气味便扑面而来。周围人似乎都有类似经历,可这其中会不会隐藏着甲醛隐患呢?一想到这儿,着实令人头疼不已。就在昨天,还有朋友在我们的平台留言询问:家中新购置的车辆,一进入车内便气味难闻,难道新车都是如此吗?这气味是否有毒?会不会危及家人的健康?今天,格瑞乐环保的小编就来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新车异味究竟有无毒性这一问题。
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新车异味的来源。新车恰似新装修的房屋,其各个部件都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其一,新车本身的零件皆是全新的,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尚未有足够的时间散发,便滞留在驾驶室内。其二,汽车内饰更是污染的“重灾区”,诸如仪表台、中控、座椅等部位,会释放出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有害气体,它们就如同隐匿在车内的一群“小恶魔”,肆意破坏着车内的空气质量。其三,汽车空调也不容忽视。新车的空调部件在初期磨合阶段,加之通风管道多为塑料材质,当使用空调或者车辆的密封性欠佳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挥发的汽油等污染物便会乘虚而入。
新车异味主要源于汽车内饰气味和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那些刺鼻的气味实则是各类污染物散发所致,像真皮座椅、装饰材料、油漆、胶水黏合剂、坐垫、方向盘套等都有可能是罪魁祸首,其主要包含的化学物质有苯、甲醛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物。不过,大家也无需过度恐慌,这类怪味的挥发性相对较强,通常每周能够挥发 20%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毕竟长期接触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如今,车辆从生产线下线到交付至买家手中的时间愈发短暂,这就如同房屋未经过充分的散味期便入住,其潜在危害不言而喻。许多人喜欢在车内摆放毛绒玩具、靠垫等饰品,然而若其质量不佳,便会成为甲醛的释放源。此外,劣质地胶和粘合剂也会释放有害物质,一旦超标,人体就会出现头晕、恶心、困倦、咳喘等不适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呼吸、肝、肾、造血器官造成损伤,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存在致癌的风险。在烈日炎炎下,车辆暴晒后有害气体的释放量会加倍增长。而在炎热天气里,人们往往会关闭车窗开启空调,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中,有害物质更难消散,犹如置身于一个“毒气室”中享受凉爽,实则危机四伏。
那么,究竟该如何去除新车异味呢?
其一,开窗通风是最为基础且有效的方法。在新车购入后的半年内或者进行车内装饰后,驾车时应适度打开车窗,促进空气对流。上车后首先打开车窗,切勿急于开启空调,因为空调过滤器和管道不仅可能存在化学污染物,还可能滋生螨虫、霉菌等生物污染。先通风 3 至 5 分钟后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若长时间驾车,中途也应适时开窗换气,为车辆提供新鲜的空气,仿佛给车做一次“深呼吸”。
其二,务必尽快拆除新车的原始包装。新车上的塑料包装应尽早去除,否则污染将会在车内不断积聚,后果不堪设想。
其三,在选择车内装饰时务必严格把关。倘若要对车辆进行装饰,一定要挑选优质的饰品,坚决避免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等放置在车内。对于新购置的座套垫等纺织品,应先进行漂洗处理后再使用。
其四,谨慎使用香水。市面上许多香水均为化学合成制品,本身就存在污染问题,建议选择由天然材料制成的香水,以免在车内“引狼入室”,加重污染。
其五,纳米矿晶除味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将纳米矿晶放置在新车的后备箱内,它能够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作用,去除车内的污染和异味,达到消毒除臭的效果,如同一个强力的“异味吸尘器”,为车内空气净化助力。
其六,安装车载空气净化器。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有效净化空气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涉及等离子、负离子等技术。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可根据洁净空气输出比率进行选择,比率越大则净化效率越高。
新车异味对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毒气无色无味,犹如隐藏在暗处的“健康杀手”。切勿使用香水、空气清新剂来去除异味,因为这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反而有害无益,仅仅是掩盖了气味,却增添了新的污染。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去除异味和毒气,切不可在这一关键问题上犯糊涂,让我们的乘车环境更加安全、舒适。
|